首页 > 生活常识 > 「口述历史」四十年最忆的三件事

「口述历史」四十年最忆的三件事

[导读]:文/骆宝根 改革开放四十年,神州巨变,有目共睹。四十年中,大事小事可书可忆的 , 不知其数。就我个人而言 ,四十年改革开放中 , 最值得忆的是三件事。 1 (一)年过半百上大学 1949 年 5 月...

文/骆宝根

改革开放四十年,神州巨变,有目共睹。四十年中,大事小事可书可忆的 , 不知其数。就我个人而言 ,四十年改革开放中 , 最值得忆的是三件事。

1

(一)年过半百上大学

1949 年 5 月 , 不满十五周岁、初中二年级还未读完的我 , 参加了正前去解放上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当时文盲、半文盲占大多数的部队里 , 我们这群人还被称为是“小知识分子”。在部队的岁月里 , 我这个初中生大部分时间还都担任“教员”职务:文化教员,师、团单位的干部政治理论教员。在实际工作中我虽然比较注意自学 , 但我一直没有进过部队或地方院校进行系统的学习 , 最多也只是参加短期的备课式培训。这样 , 从军二十年的我 ( 其中因抗美援朝六年在朝鲜 ) 回到地方工作时 , 履历表上仍然写着“初中”学历,连“毕业”两个字都不能加。改革开放后 ,党提出了干部“四化”的要求。那时候我虽已接近“天命”之年 , 不是年轻干部了 , 但我认为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 提高自已的专业能力 , 是党对干部的普遍要求。何况我还有一个教师情结。从部队转到地方 , 我虽然在企业当领导干得也比较顺手顺心 , 但总想回到我原来从事的、一贯热爱的工作 :教师。我曾经在给上级党委要求去当教师的报告里有这样的话:“我希望在 ( 悼念 ) 我的悼词上写着:骆宝根, 教师。而不要写其他的职务。”话虽说得这么说,但要当教师已是今非昔比了。没有相应的学历, 是不可能进入教师队伍的。改革开放对干部提出的要求,个人的教师情结 , 推动我去寻找在职学习的方式和途径。

早在改革之初 , 邓小平就提出:”教育要两条腿走路 , 大专院校是一条腿 , 各种半工半读是一条腿。”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 ,各种在职高等教育方式如雨后春笋,电大、夜大、职工大学等在职高等教育形式,吸引了很多在职人员参加学习。1981 年 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的报告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 批准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1984 年,杭州市首次开考。我在比较了各种在职学习方式后 , 决定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我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一是因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学矛盾少,不会影响工作;二是它实行“宽进严出”、“教考分离”,真正能学到一些东西。( 据事后数据显示 , 到1997 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毕业率不到 7%)1985 年春季 , 我首次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那时我已经51 周岁。根据自己的工作和原有的基础 , 我报考了党政管理专业 , 并决定每年考四门 , 争取三年考完。在该专业设置的十二门课程中 , 有我比较熟悉的课程,如哲学、经济学,但也有许多新的知识点;有我不熟悉甚至没有接触过的课程 , 如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等。这些新知识、新课程,又进一步引发我求知的欲望。三年中 , 我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问都放在自学和听辅导课上,连当时刚刚进入家庭不久的电视 , 我每天也只看一个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家庭全力支持下,经过 3 年苦读,我一次性的通过了十二门课程的考试。1988年春天 , 我终于拿到了由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杭州大学双盖章的大专毕业证书。那时我已经是54 周岁。在一次表彰大会上 , 我才获知 , 我是杭州地区这个专业毕业的第一名。在此前后 , 我也从企业调到了杭州市电子仪表工业学校工作 , 重新回归到自己一生热爱的职业。

改革开放向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 , 同时也为在职人员提供了学习的机遇和平台。作为一个当时已年过半百的我 , 顺应了这个时代要求 , 不仅为做好当时的工作“加油充电”,也为离休后的老年生活增添了知性的色彩。

2

为改革发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大潮从农村推向城市 , 而城市首先波及的是企业。在企业中先后进行了人事制度的改革、分配制度的改革、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以及企业的组合、合并等等。这些改革无疑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但改革毕竟是一个新事物 , 在企业的干部职工中也引起了一定的思想波动。在有的单位甚至还引发了群体事件。我那时在企业的领导岗位上 ,既参与了这些改革 , 也亲身听到了企业干部职工的心声。1985 年春天 ,我从自己的感受出发 , 写了一篇有关改革的文章 , 题目叫“改革与心理承受力”。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提出了这样三个观点 : 在改革中 , 群众的认识程度必须充分注意,群众的心理承受力即对改革可接受的程度必须充分估量 ; 不同企业之间员工的心理素质和特点是不同的 , 对一项具体改革的接受程度也是有差异的 ; 员工对改革的心理承受力是可变的 , 关键在于我们的工作。在文章中 , 我概括地列举了企业在改革中的一些情况 , 虽然没有点出具体的单位和事 , 但都是我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或听到的,有的还是我自己着手处理的。

这篇文章开始刊登在浙江日报的企业家论坛上。接着中共中央党校的理论刊物《理论月刊》在 1985 年的7 月号上全文刊登。随后其他一些报刊也陆续登载和摘载了这篇文章。如全国性的《政治思想工作研究》杂志、发行面很广的上海的《报刊文摘》等等。最后 , 新华社也采用了这篇文章,把它刊登在 1985 年 10 月份的《新华文摘》上。

这篇有感而作的文章 , 很难说对改革的实际工作起到了什么影响和作用 , 但作为一个党员干部 , 不仅参与了改革 ,而且对改革中某一方面有着自已的想法 ,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较早地提出了“心理承受力“的问题 , 这也是履行了党员的义务。1986 年,在浙江省和原电子工业部的政治思想工作年会上,这篇文章均被评为优秀论文。这也是对我的肯定和鼓励。

3

挑战新领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在党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的推动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民营经济迅速发展,邓小平同志称之为“异军突起”。随之党要求在民营企业、新经济组织中逐步建立党组织。

2001 年初 , 我被聘用到一家民营企业——红泥餐饮有限公司搞党建工作。通过党员的选举 , 我担任首任党支部书记 , 以后随着党员的发展担任总支书记。在企业工会建立后 , 我又兼任了工会主席。当时在民营企业中建立党组织的单位还很少 , 在服务性行业中更少。作为一个当时已经入党 45 年的我 , 虽然在军队、政府、企业、学校都从事过党的工作,但如何在民营企业中开展党的工作,仍然是一个新的领域、新的挑战、新的实践。作为一个年近古稀的老党员 , 面对一个“新”字,我没有望而却步,却更引发了我接受挑战的欲望。在实际工作中 , 我着重抓好四个方面 :

第一,抓好党员党的观念教育。2001 年刚建立党组织时 , 全公司只有 11个党员。由于原来没有党组织 , 长期不过组织生活,多数党员党的观念淡薄。为了增强党性,我在健全党的基本生活制度同时 , 针对民营企业特点 , 专门对党员提出了一个总要求 , 即“在公在私 , 都要在党”。这就是说 , 原来在公有制单位入党和工作的 , 现在到私营企业工作了 ,但党员的远大理想和当前的奋斗目标不能忘 , 我们同样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工作 ; 党员的先进性不能忘 , 我们同样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就是“在公在私 , 都要在党”的含义。这个总要求 , 既符合党章对党员的要求精神,同时又体现了民营企业的特点 , 因而得到上级党委的认可。上城区委还专门组织我到各街道巡回介绍。

第二,抓好管理层中的党员。这些党员由于原来在公有制单位入党、工作,因而更能接受党的一些基本观点 ,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如群众观点 ,平等待人的作风等等 , 而这些恰恰是民营企业初创时期缺少的。同时,这些在管理岗位上的党员 , 都有一定的行政权力。通过他们能为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第三,抓好工会组织。我国有《工会法》。因此工会在民营企业的存在和活动有法可依。工会的组织机构、任务、权力、经费、活动时间等等都有明确规定。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存在和活动比党组织更“硬”一些。我通过工会组织,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搞培训、搞竟赛,全面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工会组织 , 维护员工的正当合法权益 ; 通过工会组织调节企业内部矛盾 , 构建和谐企业。总之通过工会组织,使党组织更广泛地联系了职工群众,扩大了党组织的影响力。

第四,抓好企业文化这个阵地。通过企业文化的培育 , 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其中,能够为更多的员工 ( 包括业主 ) 所接受。在培育企业文化中,我十分注意企业的特点 ,使企业文化具有不同所有制的特点,不同行业的特点,不同地域的特点,避免千篇一律。从而使企业文化对外成为企业的铭牌和窗口,对内成为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有效途径。我曾经把培育企业文化的体会总结成文,题目叫《体现企业个性,培育企业文化》,在华东六省市宣传部召开的企业文化研讨会上获得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征文二等奖,并收入《杭州市企业文化优秀文选》一书中。

总之,在民营企业开展党的工作,既要严格遵循党章党规,又要从实际出发,创新实践,体现个性特点,这样才能收到实效。2006 年 6 月 , 红泥公司党总支被授子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8 年 4 月,红泥公司工会被省委组织部和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其所以由省委组织部同时授予 , 是因为包含了“党建带工建”的内容。

我在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岗位上一直做到 80 周岁的前一天 , 前后共13 年。有的老同志戏称我这个老党员在“为资本家工作”。我坦然而又明确地回答说 :“不,我在为党工作,为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而工作。”2011 年 , 建党九十周年,也是我入党55周年。那一年 , 中共杭州市委组织部和老干部局联合举办“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征文活动 , 我写了一篇题为“新的领域、新的挑战、新的实践”的文章 , 被评为优秀征文。这是我在民营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总结,也是党的工作部门对我工作的肯定。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是党领导下为实现伟大梦想而进行的伟大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 , 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 ,而个人大大小小的梦想的实现也在其中。

作者:骆宝根,杭州市离休干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品读文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帖咨询